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留学生芝加哥遭枪杀,美国留学曝巨大隐患

安欣 顶思 2023-12-21

“犯罪天堂”芝加哥又上演一出悲剧,年仅24岁的中国留学生遭遇枪击身亡。近日,芝大留学生们走向街头,举着牌子,喊着口号,为逝者讨公道,也为自身的安全呐喊……面对高发的留学生遇害问题,我们不禁发出疑问:留学美国还值得去吗?留学生如何在大洋彼岸保护自身性命?


文 | 安欣

编 | Chris_guo


“ We are here to learn, not to die. ”

“我们需要安全……”

“谁是下一个?”

“停止枪支暴力”……


近两天的芝加哥大学校园中,一场由三百余名大学生自发组织的关于人身安全的游行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11月9日,一名年仅24岁的中国留学生“郑同学”在芝加哥街头遭遇持枪抢劫不幸遇难,这也是今年以来第三名芝大学生遭到枪杀,其中两名为中国留学生。那些在芝大校园里喊着口号、举着牌子们的学子,在悲痛、恐惧中站了出来,抗议频发的暴力犯罪事件,以及呼吁学校、政府能够加强安全管理。


在他们身边,高校教授、家长们也站了出来;在全球的社交媒体,媒体与网民也在不断地加入声援的队伍,因为谁也不知道,潜藏的暴力隐患下一次会撞在谁的身上。尤其对于万千留学生群体,在人生地不熟,短期内难以摸清当地潜藏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大概率成为犯罪分子行动的目标。


此次枪击事件发生次日,芝加哥大学校长保罗·阿利维萨托斯发布视频称,对事件中不幸遇难的中国留学生表示哀悼,同时表示,目前芝加哥正在制定方案,提供针对海德公园和周边社区短期以及长期的公共安全战略。


但这样的发声究竟能否让措施落地,当地一些中国留学生表示怀疑。


密集发生的留学生遇难事件,在百年一遇的大变局背景下,使得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留学生,以及全社会面对的一个重要挑战。培养留学生安全意识,各界合力建立留学安全屏障成为必要的前置项。


01

十年百位留学生丧命

安全成出国留学潜在隐患


我们在搜索引擎检索“留学”“安全”等组合词,搜索结果超过5000万条,而在知乎等社交问答平台,关于留学安全的提问同样五花八门。尤其是疫情以来,海外留学主要的目的地欧美及澳洲,因失业导致的社会负面情绪,及加速上升的民族歧视问题,让安全成为留学生及其家长担忧的问题。


事实上,每年在全球各地发生的留学生遇害案件,都让学生和家长们心生余悸。从趋势来看,留学生遇害事件频率越来越高。据不完全统计,2010-2020年十年间,有近百位留学生命故他乡,其他如未伤及性命的的各类侵害也不在少数。


来源:根据公开新闻报道整理  制图:顶思


从被侵害形式来看,类型也越来越多样,除了车祸、溺水等意外身亡因素之外,抢劫、谋杀、性侵害也成为重要的遇害类型,这也意味着留学生面临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复杂。


根据国家来看,美国作为留学生第一目的地国,是被侵害概率最高的国家。据刊登在《犯罪研究》的一篇文章数据,亚裔被其他少数族裔施害的比例,在亚裔受害案件中高达25.5%,远超过拉美裔的18.9%,以及非洲裔的1%。


研究显示,亚裔更易受陌生人侵袭(39.2% vs 非洲裔30.7%、拉美裔30.1% ),更可能在学校被攻击(17% vs 拉美裔11.2%、非洲裔8.9%)。同时,据全美犯罪受害调查(National Crime Victimization Survey,NCVS)显示,从2015年至2018年,针对亚裔的暴力犯罪率从每千人(12岁或以上)8.2人升至16.2人。


从留学角度来看,我国留学群体有着明显的低龄趋势,而留学人数每年大幅增长,对于留学生群体来说,涉世未深,独立生活经验欠缺,且有着较强的经济能力,种种因素集合,也成为犯罪分子最容易盯上的目标,而这一问题,随着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化,叠加全球经济的萎靡,成为摆在出国留学路上的一道坎。


02

留学生安全意识薄弱

教育部上线“平安留学”平台


留学生在国外被伤害案例越来越高发,除了前文中提到的留学生群体的低龄化趋势之外,自身安全意识薄弱也是关键所在。


据此前一份调查问卷数据显示,仅有9.2%的学生表示自己的安全意识非常好,并掌握观察身处环境的技巧;高达30.6%的学生则认为自身安全意识一般般,警惕性不强;更有4.7%的学生表示没有安全意识;对于自己留学目的国的社会状况、法律方面不怎么了解的学生更是高达36.1%。


同时,调查还显示,有34.5%的学生表示在发生校园枪击时不知道如何应对,不确定的占比达45%,知道的仅有20.4%,近80%的受访对象表示不知道或不确定该如何应对在海外遭遇抢劫或绑架的情况。


而这一系列问题,则需要学生自己、家长、国家及相关服务机构共同参与去克服,建立全新的留学认知与安全意识屏障,其重要性与“雅思托福”同等。


目前来看,国家层面、留学服务机构等也正在从各方面搭建留学安全的新屏障。11月15日,教育部正式上线“平安留学”平台,通过资讯、留学抗疫、安全警示、直播间、平安课堂、培训网店、留学梦等板块,以多元化的方式,打造集权威留学资讯、安全知识等一体化的平台,帮助学子们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对于广大留学生及准备留学的学子们来说,应该将教育部“安全留学”平台作为留学过程中的必备项,时刻关注平台各类资讯、安全提醒及直播培训来培养自身的安全意识。“安全留学”平台作为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留学安全手册》的升级版,通过安全警示、直播间、平安课堂及线下培训等等多元化的方式和手段,将留学生们可能在海外遇到的问题精细化梳理,成为留学生们出国留学必不可少的参考。


如平安课堂栏目,涵盖详细介绍各国文化、法律的国别指南,出入境安全、抢劫、枪击及盘问应对等的安全常识以及心理辅导等;而直播间栏目邀请各界专家、学者,以强参与、强互动的方式讲解各类留学知识等。


与此同时,面对频发的安全事故,各类留学服务机构也在升学、咨询之外大力推进全方位的服务能力建设,这不仅是服务机构们提升商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向,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对于留学生群体来说,面对陌生的国度与生活环境,难免遇到各种困难,留学服务机构作为桥梁的作用,可以更加专业、完善地对接一系列留学生在生活方面所需的资源,如搭建留学生社交圈,让留学生们快速融入当地生活,再如对接住房资源,以管家的角色尽可能地保障留学生住宿安全等。


从自身意识的培养,到国家平台资源的搭建,再到相关服务机构的价值拓展,各方力量齐聚,或许是当下建立留学生安全屏障最好的解决方案。


03

安全意识培养前置

远离恶性犯罪


潜藏的暴力隐患无法根治,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则需要从安全意识建立去尽可能降低安全威胁,也即将安全意识的培养前置,通过长期的、全方位的准备来应对可能会发生的意外。


首先,学子们如果有了出国留学的计划,首要任务是确定留学目的地,然后从0开始积极了解目的国的文化、法律及社会环境,以便于在留学开始后,能快速融入当地。


其次,在留学前尽可能地培养独立生活的习惯,对于家长来说,更应该建立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教育习惯。相关调查报告显示,留学群体中超过56.1%的学生没有掌握任何急救常识。尤其留学生群体作为物质生活较为充沛的群体,娇生惯养的习气存在,遇袭概率更大。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留学生获取留学安全知识的渠道主要依赖于社交媒体、短视频及网络文章——数据显示,这类渠道在海外安全知识的获取渠道中占比高达83%,而这类内容随着内容创作门槛的降低,真假难辨,以至于很难吸收到有用的知识,同时针对留学安全的培训还存在着巨大的短板,这些都是整个留学界需要快速去填补的。


除了上述客观因素外,主观因素同样不容忽视。如在此前的留学生遇害案例中,车祸、溺水、情感纠纷也是重要的因素,因此,留学生们更应该从自身角度去重视自身的安全,如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及时做好情绪管理等,尽可能地不要因为自身原因将自己置身危险之中。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采访报道,这两年,芝加哥的安全问题已经极大地影响了留学生的生活。一位留学生说:“人如果一直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时刻紧绷着神经,则负面情绪就会逐渐积累,心理状态就容易走向消极。”



让人悲痛的事件不断在上演,无论是此前的“章莹颖”“江歌”,还是刚刚离我们而去的“郑同学”,一次次地敲响警钟。而对于留学生们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会保护自己,远离悲剧的发生……


美国东部时间11月18日,芝加哥大学在洛克菲勒纪念堂为遇难的24岁郑同学举行追悼会,郑母出席追悼会。她悲痛地说,没想到第一次出国,竟然是参加儿子的葬礼。郑母要求严惩凶手,并代表千千万万的母亲,强烈呼吁确保每个留学生安全。


*本文配图部分来源于网络


今日互动:

您认为在美留学生遇害案频发,反映了哪些问题?欢迎留言分享您的看法。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记得转发分享哦。

往期精选

生命教育,从娃娃抓起!这所幼儿园硬是把“生死”变成了鲜活的教材


重磅 | 全人教育大师课,邀您共筑五育并举的教育新生态


人民日报:到2025年,3岁以下托育服务机构缺口400万


顶思资源库

研究报告

专业发展

社群活动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上海:021-60768001

北京:010-53382767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